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起,学院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称“校企”)合作通过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党建等课题研究,典型良好基础,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试点工作以来,校企通过“高层领导、中层协调、基层对接”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突出岗位培养的学生(徒)培养方案、“三阶段+三提升”学生(徒)的人才培养过程等,双导师团队的教科研能力和学生(徒)的技能素质明显提升。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为学徒制试点奠定基础
校企2017年完成了省级课题《高职机电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矿山机械维修与安装>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2017、2018年省级立项了省级课题《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用生产线的设计与开发》《面向单件小批类产品的CAPP系统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教学成果《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代学徒制教材《矿山固定机械使用与维护》(“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由冶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高层领导、中层协调、基层对接”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保驾护航
校企高层领导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部门协调和指导工作,校企中层领导负责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人、财、物的组织、监督、评价等工作,校企成立“现代学徒制工作校企联合教研室”负责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具体落实。为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校企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制度、办法、通知等,如表1所示。
表1校企颁布和制定通知、办法和制度一览表
序号 |
制度类型 |
主要通知、办法和制度 |
1 |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
《关于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岗位职责》《关于成立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联合教研室”的通知》 |
2 |
招生招工一体化 |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学习就业保障协议》、《现代学徒制培养就读协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三方(四方)协议》 |
3 |
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岗位标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岗位标准》《学徒管理办法》《企业师傅遴选标准》《双导师聘任及管理办法》《师带徒绩效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学生(徒)评价考核办法》《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监控标准》等 |
4 |
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 |
《校企师资双向挂职锻炼管理办法》《校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办法》 |
5 |
其他 |
《现代学徒制学生(徒)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徒)实习安全措施与违纪处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校企定期例会制度》、《学生(徒)转为员工(毕业)制度》、《学生(徒)实习召回制度》《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学生考证/考工管理办法》《技能大赛管理规定》等 |
三、突出岗位培养的学生(徒)培养方案、“三阶段+三提升”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专业技能达标是学生(徒)在岗成才的重要保证
校企按照“工作岗位→典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编制→审定→实施”的基本路径,采用调查表、头脑风暴、分层法等科学方法,依据“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原则,确定课程类型(公共基础、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职业能力拓展、创新创业等五大类课程),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并完成《学生(徒)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表》《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
《职业能力分析表》统计,共分析典型工作岗位18个,典型工作项目77个,典型工作任务115个,形成包括知识点、技能点、岗位素养点等职业能力点共计4893个。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徒)岗位分析表(节选),如表2所示。学生(徒)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表(节选),如表3所示。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节选),如表4所示。
表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徒)岗位分析表(节选)

表3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徒)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表(节选)
发展阶段 |
就业岗位 |
约发展 年限 |
|
岗位1 |
岗位2 |
岗位3 |
岗位4 |
岗位5 |
岗位6 |
岗位7 |
岗位8 |
岗位9 |
|
Ⅴ |
普通车工(高级技师) |
数控车(高级技师) |
数控铣(高级技师) |
电气装配(高级技师) |
机电产品设计人员(高级工程师) |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人员(高级工程师) |
数控加工编程员(高级工程师) |
售后服务 |
部门管理者 |
9~12年 |
Ⅳ |
普通车工(技师) |
数控车(技师) |
数控铣(技师) |
电气装配(技师) |
机电产品设计人员(工程师) |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人员(工程师) |
数控加工编程员(工程师) |
设备维修工 |
项目主管 |
6~8年 |
Ⅲ |
普通车工(高级技工) |
数控车(高级技工) |
数控铣(高级技工) |
电气装配(高级技工) |
机电产品设计人员(助理工程师) |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人员(助理工程师) |
数控加工编程员(助理工程师) |
设备安装调试工 |
车间主管 |
3~5年 |
Ⅱ |
普通车工(技工) |
数控车(技工) |
数控铣(技工) |
电气装配(技工) |
设计学徒 |
工艺学徒 |
编程学徒 |
设备安装调试学徒 |
班组长 |
1~2年 |
Ⅰ |
学徒 |
|
|
0.5年 |
表4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节选)

“三阶段+三提升”中的“三阶段”是指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阶段、专业核心技能阶段和岗位素质和技能阶段;“三提升”是指第一阶段结束后基本技能提升,第二阶段结束后核心技能提升,第三阶段结束后岗位技能提升。第一、二学期,学生(徒)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和部分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并在企业完成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师带徒);第三、四学期,学生(徒)在校内完成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在校内或企业完成部分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项技能达标,师带徒),并完成为期4周的《跟岗实习》(专项技能达标,师带徒);第五、六学期,学生(徒)在校内或企业完成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项技能达标,师带徒),并完成为期18周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三一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专项技能包括:泵车安全操作技能、泵车维护保养技能、数控车床操作技能、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装调技能、自动化生产线维修技能、工程机械液压安装与调试技能等七项技能。
四、双导师团队的教科研能力和学生(徒)的技能素质明显提升
现代学徒制试点期间,双导师在研或结题省级课题15项,授权专利35项,发表论文16篇等。陈虎老师获“江西省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和“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夏渊源老师获“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 ”和“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家”;陈斌、沈俊波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一等奖”,获“优秀指导教师”;郭维昭、文颖、陈勇亮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CAD技能大赛(二维、三维)获团队“一、二、三等奖”8项,获“优秀指导教师”等,如图1、2、3所示。

图1 陈虎和夏渊源老师获奖证书

图2 陈斌和郭维昭老师获奖证书

图3教材封面、课题立项通知及授权专利
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徒)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在院级、省级技能大赛,多人获奖,例如:全国CAD技能大赛中有12名同学获得“一、二、三等奖”;在江西省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赛项)中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如图4所示。

图4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学生获奖(部分)
2019年,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优势特色专业”。2018年,夏源渊老师领办的工作室被萍乡市人社局评为“萍乡市夏源渊精密数控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如图5所示。

图5“萍乡市夏源渊精密数控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匾